分会场

樊渝江
四川大学

任  力
华南理工大学

邓旭亮
北京大学


骨关节系统是生物材料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以组织重建和再生为导向的新一代生物活性材料,在功能性水凝胶、纳米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协同下,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材料的支撑、固定和替换功能,为骨和软骨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提供带来了新的可能,成为骨关节系统功能障碍治疗的重要前沿发展方向,一些产品已经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本专题将汇集材料研究、性能表征、产品开发、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针对骨/软骨缺损再生修复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等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助力学科交叉融汇,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新一代骨和软骨再生生物活性材料的创新发展。

常  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晓峰
华南理工大学

翁  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21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生物活性陶瓷与玻璃分会场将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负责承办,分会场负责人为常江、陈晓峰和翁杰教授。该分会场聚焦无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领域是生物材料学科中最早的学科之一,国内外有很多该领域活跃的科研团队与科学家,包括国际上著名的生物材料专家张兴栋院士、王迎军院士和刘昌胜院士等。预计该分会场会有150余人参加,包括邀请部分海外学者做学术报告。分会将安排2天的会议日程,讨论和交流生物陶瓷与生物玻璃及其复合材料在硬、软组织修复和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前沿研究和产业化进展。通过该分会场论坛交流,将大力促进该领域国内外同行的深度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凝练前沿医工交叉科学问题,并推进该领域产业化发展。

周长忍
暨南大学

韩宝芹
中国海洋大学

潘浩波
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会议主题围绕海洋来源的天然高分子和矿物质的生物医学效应及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甲壳素、壳聚糖、胶原、海藻酸、珊瑚等在止血、药物载体、组织修复、牙科及眼科材料中的应用。会议将重点讨论海洋生物材料的提取分离、纯化改性、复合加工和医学应用等学术问题,也将涉及相关工业生产和医疗器械注册的问题及挑战。通过本次分会的交流,实现推动海洋生物材料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为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会议预计参会人数100人。

杜  昶
华南理工大学

孔祥东
浙江理工大学


仿生生物材料是当前生物材料科学研究中范围最广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专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1)天然生物体系的结构、性能及形成机理;2)受天然生物材料启发的仿生原理与仿生策略;3)模仿生物体系的结构特性和运行机制的生物材料制备工艺和技术;4)新型智能仿生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本专题科学节目将由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等构成。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共同推动仿生生物材料领域的发展。

万怡灶
华东交通大学

郑裕东
北京科技大学

沈  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21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之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场由华东交通大学万怡灶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郑裕东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沈建教授共同组织和筹办。本会场将邀请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深教授和知名研究人员与生物材料界知名企业的技术带头人共同探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医学诊断、治疗以及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替换等领域应用的代表性前沿技术与理论,并重点关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生物学检验、临床试验、产品生产与市场转化等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剖析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市场前景、发展趋势和重大挑战,并从基础材料性能、设计、制造与转化等多方面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欢迎您踊跃投稿并参加本分会场的学术活动!

刘  庄
苏州大学

梁兴杰
国家纳米中心

王  均
华南理工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是一个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众多学科,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临床转化。本分会场旨在交流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给从事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并探讨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科研成果的应用与临床转化。该分会场将邀请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与应用转化出口。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黄跃生
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一大类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其防控已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需求,是新时代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12月下发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创面修复科,以加强创面诊疗工作。创面是生物材料临床应用的主要阵地之一,创面修复材料不仅为创面治疗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法,而且针对创面治疗关键科学问题研发的新型创面修复材料将为创面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有利于促进创面修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本分会场旨在交流创面修复材料研发与应用新成果、研发与临床需求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创面修复材料研发提供参考,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该分会场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讨论创面修复材料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甘志华
北京化工大学

朱新远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药物控释与转化应用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分会场旨在邀请本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目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相关的最新创新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科技工作者在产、学、研、用等方面的交流,诚挚欢迎国内同行踊跃参加。

关绍康
郑州大学

王云兵
四川大学

马长生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材料是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以及血液相容性,对病变或损伤的心血管系统(如心脏或血管等)进行修复或替换的材料,用于制造介入器械,如血管支架、瓣膜、人造血管等;介入器械是依靠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利用穿刺和导管等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

                            本分会场旨在交流心血管材料及介入医学工程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心血管材料和介入医疗器械开发提供指导。该分会场将邀请从事心血管材料和介入医学工程研究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讨论心血管材料及介入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

胡  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归  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于振涛
暨南大学


专业介绍:口腔颅颌面骨组织修复材料和方法

本次分会场的初步安排: 1-牙及牙槽骨的修复材料和方法;
2-上下颌骨的修复重建;
3-眶颧骨的修复重建;
4-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和方法;

预期目标:由于创伤、肿瘤或畸形所导致的颅颌面骨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是现代颅颌面外科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颅颌面骨组织缺损常常给患者造成形态和功能的严重损伤。分会场介绍利用各种生物材料和方法修复重建颅颌面骨组织缺损的方法,讨论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并探讨各种生物材料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适应症和应用前景。

赵长生
四川大学

丁  峰
上海交通大学

赵伟锋
四川大学


本主题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血液学等专业领域。本主题计划安排四个版块:血液净化膜材料、吸附剂材料、产业化、临床应用,包含了毒素分子及代谢物清除、循环肿瘤清除、免疫系统调控、材料与蛋白及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其他血液接触材料等方向。会期计划一天半,12个邀请报告,36个口头报告。本专题的目标是:就血液净化材料科学与医学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未来研究重点、成果转化等进行交流和研讨。通过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同行间的交流和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激发灵感,启发思路,增强合作,促进血液净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产业的发展。

唐本忠
华南理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侯仰龙
北京大学

艾  华
四川大学


本分会的主题和涉及的专业领域包含:1. AIE材料;2. 医学影像材料;3. 分子影像材料;4. 影像技术与器械;5. 影像图像处理系统与技术;6. 诊疗一体化材料与技术;7.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8. 智能医学影像等。

会议的预期目标旨在最大范围内就影像材料与分子探针的最新动向、最新成果、医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等开展广泛交流与讨论,增进该领域国内同仁间的了解、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医用影像材料与分子探针相关领域的发展。分会拟设立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诚挚邀请相关研究人员、临床医生、企业同行和学生参会。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孔德领
南开大学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张胜民
华中科技大学


由再生医学材料分会推出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创新与转化”专题论坛暨“2021全国再生医学材料大会”,由本领域国际权威专家刘伟教授、张胜民教授、付小兵院士和孔德领教授等领衔担任主席。本专题分会场拟采用院士特邀报告、专家主旨报告、专家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展讲,以及高端跨界对话等形式进行交流。论坛聚焦组织再生材料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新理论、新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临床转化等议题。论坛还将邀请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家介绍产品研发和转化历程,鼓励本领域科研人员发表与企业合作成果,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示范。此外,本专题还将设立青年学者专场,鼓励青年委员、博士后和研究生积极投稿参会交流,一展我国学术新锐风采。通过这一专题论坛的学术交流,将全面展现我国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的重要进展。

瞿  佳
温州医科大学

刘  江
南方科技大学

高前应
中山大学


全球盲和视觉障碍患者超过 22 亿,我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仅近视,干眼症,白内障三大眼病患者人数就超过 10 亿;我国眼科市场 2019 年总体规模达 1700 亿元,具体包括眼科生物材料和耗材、眼科器械和眼科药物制剂等。其中眼科生物材料主要有人工晶体、角膜塑形镜、角膜接触镜、青光眼引流管、玻璃体填充物、后巩膜加固材料、可降解手术粘弹剂和手术缝线等等。总体来讲,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关键产品开发技术背后仍然存在诸多关键科学问题。

                            本次眼科生物材料分会聚焦临床难题和痛点,对材料的开发提出需求,并分享这一领域国内的创新设计理念、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杨宇民
南通大学

王秀梅
清华大学

戴红莲
武汉理工大学


为促进神经再生研究领域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神经修复材料分会将承办2021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神经再生专题会议。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神经再生领域顶级专家和知名学者,以及临床主任医师莅临大会并作特邀报告,就神经再生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发展重点、最新成果、临床应用及未来形势做大会报告,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期间还将举办涵盖院士论坛、周围神经再生、脊髓再生、神经修复材料、神经组织工程、临床主任医师、青年学者论坛、3D打印神经移植物、临床转化等多个专题论坛。本次会议是神经再生领域研究工作者的一次重要聚会,也是神经再生研究领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学习、交流,以及产、学、研等多学科结合、科研成果转化的最佳平台。欢迎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加!

王于领
中山大学

施雪涛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康复器械与生物材料分会是一个医工结合、专业融合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分支机构,致力于搭建成一个康复器械、智能制造与生物材料发明应用的创新型学术平台,为提升智慧康复医疗创新发展和老年、失能人群照护,加速生物材料与康复应用融合发展。

本分会场计划邀请学科领域内一流的专家分享前沿学术成绩和科技成果,构建一个康复与材料领域的产学研医交流平台,促使更多康复与生物材料结合的产品应用到康复医学领域。分会场的开设,将实现探索康复器械研发与生物材料制造的产学研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密切促进相关领域的合作,展示和推广康复器械与生物材料结合的产品与系统,推动康复器械与生物材料的融合创新。

徐弢
清华大学

余家阔
北京大学

侯志勇
河北医科大学

莫秀梅
东华大学


此次专题会议致力于搭建医工结合交流平台,立足临床需求和产业发展,重点围绕生物3D打印、静电纺丝等先进制造技术在临床及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和应用研究进行学术交流,聚焦生物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科研转化及发展趋势等展开研讨,推动前沿医工交叉创新和深度融合。

杨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陈红
苏州大学

憨勇
西安交通大学

刘宣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金属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与之相关的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进一步提高生物力学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功能性等为目标的医用金属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相关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部分材料及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本专题将围绕金属材料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新思想、新发展、新应用开展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融汇学科交叉,激发头脑风暴,推动创新发展。

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贵学
重庆大学

王丽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我国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创新涉及学科交叉多、前沿技术密集,需要上下游知识、技术等互相支撑,包括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生物制造工程等方面理论体系交叉融合和技术创新。本会场拟针对与临床骨科、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耳鼻喉、泌尿系统等创新型植介入器械研发紧密相关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计、新制造、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等相关前沿创新研究进行研讨,欢迎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医疗器械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参加本会场学术交流。

梁洁
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

侯丽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分会场将聚焦创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物理化学表征、生物学评价方法、临床前大动物试验设计及监管科学大数据利用等方面,旨在展示近年来全球创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进展以及技术难点,为进一步搭建生物材料领域产、学、研、医、管、用转化平台,助力全球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机构、工业企业、检验检测及审评制度行业创新,深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激发创新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活力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创新形势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分会场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多思维分享和交流,探讨基于新材料、新方法、新标准、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共同促进创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领域发展。

大会拟围绕20个分会场主题展开学术报告与交流。除邀请报告外,其余口头报告将从投递的口头报告摘要中遴选。

酒店预订

预订.png

重要日期

2021年01月25日: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1年03月22日:第二轮会议通知并开始提交论文摘要

2021年06月19日:论文摘要截止提交

2021年07月19日:第三轮会议通知

2021年07月30日:发出论文接受状态通知并接收注册

2021年09月30日:提前注册截止

2021年10月11日:大会报到

2021年10月12日:正式大会

联系我们

注册咨询 
周 杨 028-85417078                        zhouyang@csbm.org.cn 

招商咨询 
周 航 028-85417078 18937669898 zhouhang@csbm.org.cn 

大会节目咨询 
杨凤怡 028-85417078  yangfengyi@csbm.org.cn 

发票咨询 
叶润宏 028-85417078 15228868232 yerunhong@csbm.org.cn

酒店预订
崔晓蕾   13917237763   sally.cui@sheaststar.com

Copyright © 2018.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1409号